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师资队伍

中职电子“理实一体化”初探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型、应用型的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但我国现在职业教育存在着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分布不合理,实践性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评价机制落后,师资水平缺乏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探究,针对目前职业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格局,提出几点建议,以培养更多实用的电子技术人才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子专业;理实一体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兴起、发展,社会对电子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生产操作工向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转变。职业教育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达不到的,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推动电子专业“理实一体化”的发展。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的重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将专业理论课和生产实习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 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需要,可以通过校校结合、校企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出有一定基础理论,有较强技术、较高技能的人才。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被市场认可,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受企业欢迎。

       电子专业就其专业特点而言,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深奥难懂,不辅以实践性教学,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初中数理知识基础欠缺,理论学习能力比较差,进而加大了理论教学的难度,但中职校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新奇感,喜欢动手试试。我们应根据这些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加以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动,从而真正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二、目前实施“理实一体化”所面临的困难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中,虽然目前已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教育理念、经费投入、师资配备、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原因,限制了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1. 实践性教学环境和资源配置问题

       由于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投资基本上还是倾向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得到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明显不足,加之应用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投资昂贵,人均占用实验室面积和使用实验设备量严重不足,在电子实验中,常常不得不采用演示实验或分大组实验。由于实践性教学经费紧张、实践性教学时数减少等问题,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得不采取合并、裁减、模拟,甚至“以讲代练”等权宜之计。虽然国家投资建设部份职教基地,但毕竟是有限的资源。学生由于在教学中得不到足够的操作技能训练,使得实践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毕业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融入企业生产,学生出口受到限制,进而降低了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 职教师资力量薄弱

       有道是:“师傅一桶水,徒弟才能有一碗水”。职业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需要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支撑,需要教师实际能力的支持,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教师资来源有限。直接录用各类本科院校电子电器信息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教学基本功或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薄弱;高薪外聘电子行业高技能人才,由于缺乏相关教学理论,实际教学能力相对较差;师范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又稍欠缺,如果他们到企业锻炼一段时间后,由于职校教师薪水问题,也不会再回职校任教,很难找到一种引进师资满意的渠道。采用在职培训,虽然能暂时缓急其中的矛盾,但由于培训内容多以理论为主,培训科目又相对狭窄,效果不堪理想。师资水平过低使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倾向严重,导致了教风学风浮泛、流于形式,这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难点问题。

       3.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

       职业教育应紧跟市场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电子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这对我们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选择提出了挑战。由于受设施设备的限制,一些学校在课程开设上还以理论为主,实践性活动严重不足。同时一些教材内容滞后现象也很严重,如某些版《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中也出现了一些老式的或不常用的电器来讲解。这些实践教材或内容严重落后于整个行业的实际需要,使得培养出来的电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三、加强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我国职业教育中实现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也制约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理实一体化”的根本

       要实现真正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重理论、强技能、严管理、造精品、高就业”的鲜明办学特色,除了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职业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改善之外,学校还应开发自我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校内电子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还可以分区域让同类学校电子专业实训场地进行资源共享,或是共享职教基地电子专业资源。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较强的技能训练我们应该寻找适合的校外实习基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着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实习渠道,要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维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如我校电子专业与“中星电子”进行校企结合开展企业订单培训,将企业资源引入,供学生实践训练,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当然单一的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还应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以保障校企长久的愉快合作。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必须加快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至力于专业建设和改革,鼓励教职工作参加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四新”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种类型的技能证书考试,选派专业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熟悉新设备,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

       除此之外,学校应结合实践性教学体系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要求,有计划地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锻炼,直接参与生产现场的实践活动,参加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和科研工作等,以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使他们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聘请一批来自电子行业的工程师、专家担任兼职实训指导师;或是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互换交流、学习,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实践性教学能力。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

       培养实用型人才,关键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让基础文化课与专业课学时分配、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性教学做到最合适比例。德国的“双元制”( “一元”为企业,“一元”为学校,二元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的实践性教学时数在教学中都超过了50%。而我校在这方面的观念是:文化课“合格”,专业理论“够用”,专业技能“过硬”。

       改变电子专业传统固定的单一模式实践性教学,即:认识基本电子元器件→学会万用表及常用工具的使用→焊接技术训练→给定简单电子产品套件学生安装调试→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可以采用“学工交替”的模式,如第一、二学期在校学习基本专业理论、基本专业技能,第三、四、五学期在企业、基地实践训练,第六学期回校进行知识整合、综合训练、考核等。我们还可以对一些项目、技能模块,充分利用师资和实践资源,采用“专周”训练,“专月”训练。另外,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将理论教室与实训基地进行合并,边学边实践,充分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4、开发“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

       实施好“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把握好“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开发,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目前尚未见到符合需要的一体化教材,各校可以依据自身情况,根据各自的师资、设备等情况,周密研讨,有选择地将部分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并编写适合本校特色的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在编制实施性教学计划时,综合考虑教学方式、教材处理,设备数量、学生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需要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以现有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取舍与事例编写校本教材,编写时应注意按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模块化的教学进程的要求编排课程内容,采用目前用得比较多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任务引领法等方法。教材应围绕技能训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应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使教材成为实践性、实用性教材。编写反映职业特色的实践环节教学指导性手册、校本教材,制定“技能训练计划”。通过阶段性的实践性教学安排,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按照市场的需要,每年进行教学计划和技能训练计划的修改,增强实训教材的实用性、可读性,使实训教材与科技发展相适应。

       5.优化评价机制、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改变以考试分数或及格率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建立多重标准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成绩评定办法上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将终结性评价改为过程评价,可以把过程考核、阶段考核、技能考核和期中、期末考核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以评定,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加强平时的技能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考核办法上,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可到专业实训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变“笔试”为实际操作。综合实践性教学还可将课程考核与计算机考试、行业认证等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测试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又可以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认证,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目前这一评价机制在我校各专业已经实施。

       除了改变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机制之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实训教师评价机制。学校应根据实训教师所履行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的执行情况,实训教学水平、实训技术的高低,工作业绩等等进行量化考核,对实训教学工作有突出成绩并有发明创造的,应在评聘时重点考虑。采取实训教师试教应聘、观摩考核、派出进修、设立激励机制等办法,并适当提高实训教师的待遇,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实训教师实践性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也是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方向和特点的新思想新方法,是一条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适应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和职业教育规律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石伟平.《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友情链接

Friendly link
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中国教育考试网 四川教育网 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温江教育网 成都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四川省温江中学 温江区和盛中学 温江区和盛小学
网站浮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