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师资队伍

怎样在“深度语文”与学生意识的回归中找到平衡

       摘要: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作者1928年的一次俄国之行中的一篇游记散文,写的是瞻仰托尔斯泰墓地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茨威格和托尔斯泰都是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在这一课的教授中,做好“深度讲解”和抓好“学生意识的回归”尤其显得重要。本文就是以笔者上这节课的教学实例为文本,来谈谈怎样在“深度语文”与学生意识回归中找到平衡。

       关键词:“深度语文”      学生意识的回归       平衡

       时下,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味追求所谓的“深度”,毕竟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资料顺手拈来,但是只有深度而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一堂课应致力于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即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应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笔者刚上完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以此为文本,探讨一下怎样在“深度语文”与学生意识回归中找到平衡。

       一、“深度”语文,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

       (一)备课:不是光追求文本解读的深度,而是应该致力于多向性的对话

       备课时,应致力于文本、学生、教师及教材编者的多向性对话,设计适宜的对话策略,不应该是将自己研读文本的疑问以及相关的知识全盘照搬给学生,此种独白式的教学效果是不佳的。备课不仅仅是研读文本,更要研究学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例如:“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文中一连用到了四个“没有”,在这个地方笔者将托尔斯泰与老子结合起来,因为托翁是中国文化的崇拜者,更是老子的爱好者,曾翻译了老子的《道德经》,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可见,托翁在自己的生命中践行着这样的准则。在教授中,将俄罗斯的托翁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就既结合了学生的学情,也将“深度”提升到了文化层面。

       (二)教案:不是教师课堂的讲稿,而是教与学的设计文本

       按照教学课时的设计,本课安排的是2课时,但茨威格和托尔斯泰都是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在教授的时候是应该隆重作介绍的,可如果仅限于介绍作者,那么就要用一节课的时间,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文本分析,未免又显得太仓促了。所以笔者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时候,提前在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叫学生回去上网查资料,上课的时候叫学生回答,这一方面检查了预习作业,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回答也丰满了。

       于漪老师指出:“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样式,都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人阅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无法替代,集体讨论也无法代替。文本的学习重在感受、体验。文质兼美的精妙,只有学习主体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I]

       适宜的教学方法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也取决于教学对象,如果忽视了“学情”分析,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低效的。于永正老师总结道:“戏曲艺术是自我表现的艺术,而教学艺术则是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而且,课堂教学的精彩常常不是(或者说根本上不是)因为教师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II]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学生意识:回到语文有效教学的原点

       (一)语文的有效教学的基础在于对于学情的准确把握

       李维鼎先生认为:“教师作为与文本对话在先者和对话更优者,学生作为对话在后者和对话不成熟者,两者之间的对话便因此而具有明显而重要的策略性”[III]在对以下句子进行文本教学时,笔者是这样考虑的:

       1、“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这次旅行时怎么去的?谁邀请?邀请者出于什么目的?

       2、为什么劈空而来的第一句,就带着这样强烈的感情?“再没有比”是与谁比?他所见到的“景物”是什么?

       3、“将被”,那就是说,现在还未被人“敬畏”、“朝拜”。“敬畏”,为什么要“畏”?“远离尘嚣”,“尘嚣”指哪里?“孤零零”,为什么不用“静悄悄”?

       4、“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在进行文本教学时候,笔者基本上会组织好问题,问题的有效组织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而将教学主体放在学生上面,例如在上面三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只要学生查找一些资料后,就不难得出答案;第三、四个问题侧重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和关键字词的表达作用的揣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完全可以解决这些疑问。而不需要我们教师在上面大谈特谈,唱独角戏。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讲过,如果把教育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我要知道学生的经验是什么,没有这个一切教育都是无效的。[IV]学生的生活现实、生活经验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日常教育中注意贯穿、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发展状况,注意调查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态度、经验、困惑和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身心特点、发展需要、生活经验和课程要求进行教学。因此针对不同学生,选择或设计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好语文课”的最高境界。

       (二)语文的有效教学的策略在于实施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

       语文教学不在于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于漪老师指出:“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接触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往。”[V]

       例如,还是那句话:“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笔者在进行这句话的教学时,除了将托翁与老子结合起来,为了更深入引导学生,还设计了三个步骤:

       想一想:这句话最值得关注的是哪一个词语?四个“没有”有何意味?

       议一议:结合你了解的其他名人的墓地的状况,联系此句说说你的感受。

       读一读:能否通过你的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此句的情感和氛围。

       这样的设计从学生出发,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化了学生的解读层次,可以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充分的对话。

       (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目标在于指向学生所得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正是在这个时期,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人们却让它摆脱思考,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奇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尽可能地变得容易让人理解,以便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一堂语文课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指向学生的所得,即关注本课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究竟起了多少作用,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握语文学习的一些方法:如果仅仅指向人文精神的熏陶显然就过于单薄了,这一点要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在这堂课的教学中,笔者有效地采用了问答法,比较法,学生自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既有深度,也被学生所吸收,达到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I] :于漪: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

       [II] :于永正:教学艺术来自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III] :李维鼎:阅读理论的分歧

       [IV]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V]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友情链接

Friendly link
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中国教育考试网 四川教育网 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温江教育网 成都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四川省温江中学 温江区和盛中学 温江区和盛小学
网站浮动框